專題-返身回看我的勞動父母

回電子報

專題 - 返身回看我的勞動父母

 

小編的話:


「工人轟拍」紀錄片論壇的晚上,談論到卡車司機「一天做牛一天做豬」、「紅衫穿一半」…,這些勞動階級工作的辛苦,在從小一直唸書長大的孩子身上是無法理解的。只覺得回家後的爸爸怎麼總是在睡覺,卻不知爸爸一直睡覺的前一天,他是熬夜通宵。

觀看別人,返身回看自己」,是教育工作者重要的能力,對我們周遭事物看見了,理解了,有了情感,才得以接續因為處境的差異而來的斷裂。

       

 

 
●我的爸爸是隧道工人   文 / 理新‧哈魯蔚

八月中,在台北讀醒吾技術學院的小弟休學回到花蓮準備台北藝術大學轉學考,結果沒考上,最後轉讀台灣觀光學院夜間部。大弟從馬紹爾文化交流回來,卻因為英文檢定沒過繼續當「研(延)畢生」(研究如何畢業的學生)。九月底,老爸在花蓮和平的隧道已經挖完了,從碧海18k開著家裡的戰車,回家等待下一個工作...........more

勞苦不工高的勞工       文 / 林雨萱

 偶然在提神飲料的廣告中,看見勞動工作者的身影以及聽見對他們深刻的描述,每每讓我對他們產生莫名的敬意。在大太陽下揮汗如雨,使盡全身的力量推動著一份使命感,他們總是咬緊牙關能把身體的疲累化作一股不肯認輸的意志力,社會給予的不公平待遇,使勞工的身上增添了幾分的宿命色彩,這也是勞動人生的真實卻不為人所知的樣貌。「勞工」這個名詞對我來說其實不陌生,而我對勞動也有著一份真切的感覺,因為我來自一個勞工階級的家庭.............more